一、不甘心。二十一世紀,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,最大的陷阱是滿足。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,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。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,逆境時要懂為自己找出路。
二、學習力強。學歷代表過去,學習力卻掌握著將來。所有的人都要學習和感悟,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。主要的是,學習,其實是學與習兩個字。學一次,做一百次,才能真正掌握。學,做,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,只有達到教的程度,才算真正吃透。而且在更多時候,學習是一種態度。只有謙卑的人,才真正學到東西。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,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。
三、行動力強。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。行動不一樣,結果才不一樣。知道不去做,等於不知道,做了沒有結果,等於沒有做。不犯錯誤,一定會錯,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嘗試。錯了不要緊,一定要善於總結,然後再做,一直到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。
四、要懂付出。要想傑出一定得先付出。斤斤計較的人,一生只得兩斤。沒有點奉獻精神,是不可能創業的。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,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,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。
五、有強烈的溝通意識。溝通無極限,這更是一種態度,而非一種技巧。一個好的團隊當然要有共同的願景,非一日可以得來。需要無時不在的溝通,從目標到細節,甚至到家庭等等,都在溝通的內容之列。
六、誠懇大方。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場,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。關鍵是大家都要開誠佈公地談清楚,不要委曲求全。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。
做事先做人。做人做好了,你的世界也就是好的!
資料來源: 58cyjm
圖片來源: Pexels
人到中年才創業的億萬富翁 - 尹明善
坎坷人生,艱難困苦,是否反而玉其晚成?
尹明善早前因『反革命罪』被關了18年,47歲才起步創業。在牢獄中,尹明善為排解寂寞讀大量的書。憑藉自己在高中學的一點入門英語,尹明善開始自行攻讀更高層次的英語書籍,並做到了能翻譯國外書籍的水平。
1979年,中央開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,41歲的尹明善得到平反。被活埋了18年的人生曙光乍現,他的命運也從此逆轉。
1981年,尹明善因為英語水平高,而且有「老師」經驗。他被調到重慶設計院擔任英語老師。在此期間,他獨自將《實用英語慣用法》翻譯成中文,並在1985年出版。
1983年2月,重慶出版社公開向社會招聘編輯。尹明善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,成為重慶出版社編輯。憑藉自己多年來的知識積累,他在編輯工作崗位成績卓越,很快就成為出版社編書最多、獲獎最多、掙錢最多的「三多」人物,並被提拔為重慶出版社副社長,事業無限風光。
但是因為曾有過的朦朧理想,在清晰的現實面前,衝動與焦慮都很強烈,年齡緊迫感和社會變革的轟鳴聲,使他在期待中,始終不斷在尋找能使他大顯身手的舞台。此時,他已認定,改革開放的形勢不可逆轉,如果別人不能給你理想中的舞台,何不自己去創造一個舞台? 此時下海潮席捲全國,尹明善也不甘落後,毅然辭去了這個看似鐵飯碗的工作。
1985年底,他離開涉外公司,正式下海,創辦了“重慶職業教育書社”,成為重慶市最早的民營二渠道書商。半年之後,他編輯發行的第一套書《中學生一角錢叢書》,總發行量突破千萬冊大關,每本能賺一分錢。書商尹明善一炮而紅,而且紅遍了大江南北。
1989年,他已經成為重慶市最大的民營二渠道書商。因為太順,所以,他反而開始反思:這個行業儘管在全國正烽火連天,活躍異常,但也已是一眼見底。就當時的形勢而言,它註定將是一個做不大的行業。他決定關門,退出書刊發行行業。
如果說,少年時代的艱苦生活,顯露了尹明善聰慧能幹的質素;青年時期的政治磨難,襯託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意志;那麼,尹明善在1989年書刊發行經營尚處在紅火之中,卻能夠斷然退出,而另尋商機再擇新業,則就充分展示了他那非凡獨到戰略眼光與敢作敢為的大將風度。
不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書刊發行行業狀況的人,是難於充分認識到尹明善在1989年主動從書刊行業撤退、而重擇商機舉措之非凡意義的。可以說,如果沒有尹明善在1989年的書業大撤退,也就肯定不會有他今天的宏大事業,也更談不上他能躋身於《福布斯》中國巨富排行榜等等一系列令人囑目的輝煌。
由此可見,尹明善在12年前書刊發行業尚紅紅火火之際,就能意識到書刊發行業“已是一眼見底”、“它註定將是一個做不大的行業”的判斷,是何等的睿智!其眼光又是何等的高瞻!
尹明善是從中國書刊發行業界中成長湧現出的唯一的民營大企業家,唯一的一位億萬富商。但是,最終幫助他走向大企業家億萬富翁之路的,卻並不是賣書的“教育書刊社”,而是生產銷售摩托車的“力帆”集團。
放棄是如此的容易,也如此之快,以至於整整一倉庫的存書沒有賣掉,便乾脆用了幾大卡車,將其拉到廢品收購站,書當廢紙賣。尹明善的高素質本領之一,就是拿得起放得下,做事超出別人的想像,該退就退足,決不拖泥帶水,決不磨磨贈贈。
人們對敢於奮鬥、勇於拼搏的精神,都能給予很高的評價,賦於很大的讚揚。但是,很多人卻沒有能認識到,善於放棄、敢於放棄,也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。
既然已知一件事情發展的有限度,那麼,適時而退,善於放棄,便顯示了思維的智慧。而能夠斷然撤出,敢於放棄,則又體現了氣魄的非凡。
從書刊發行業撤退出來後,尹明善並沒有一下子就找到新的商機,但是,他卻擁有了重新選擇道路的充分主動權。從事書刊發行業所掘到的第一桶金,既讓他的生計有了保障,也使他擁有了投身於新行業所需的啟動資本。
在人生事業上,主動性撤退與被迫性敗走的區別意義,就在於處於前者的人們,重新再戰時,能夠從容地調動與使用自已已擁有的全部優勢,包括自已清醒的智慧與極隹的競技心態,並可以從容選擇最隹的下一個方向;而處在後者狀態的人,則常常既無法施展自已尚存的有利因素,也往往沒有了重擇道路的自由,而只能讓自已別無他擇地聽任不測命運的安排。
人們陷入某種不順境況時,常常哀嘆自已的命運不好。其實,在人的一生中,沒有什麼人會永遠都處於絕境,相反,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的有過辦事得心應手的順利時期。只是,相當多的人都難於象尹明善那樣,想到並做到人們常說的“見好能收”,從而能獲得新的發展機會與空間。經常見到的情況則是:或因缺乏明智的思維,故掌握不了撤退的正確時機,從而每每輕易地喪失了人生的主動權;或因貪婪所致,在思維中將“花無百日紅”的古訓拋得無影無蹤,結果導致一些即便原本很聰明的人,也常常一下子就陷進泥坑,還無法自拔。
幸好,尹明善既有因勤奮學習而具有的清醒頭腦,又能有他以往的艱難經歷所溶鑄成性格了的謹慎作風,這樣,便使他能在創業的每一個階段中,始終牢牢地把握住自已人生的主動權,從而也終於能將自已開創的事業攀上了很值得一書的高峰。
成功的尹明善,他的歷程確能給人們不少有益的啟示,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,就是這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已人生主動權的觀念、理智。
參考資料:kknews
58cyjm
從幾十元資本滾到上億元的富婆
從幾十元起家,到如今股票市值已值好幾十億。 從當初擺地灘和挑著貨走南闖北的山村女孩,到如今走向國際市場一躍成為中國飾品行業的龍頭。市場經濟潮起潮落時,在周曉光身上演繹了一段精彩的創富故事,也折射出了一個企業家動人的成長曆程。
1978年,剛剛高中畢業的周曉光憑著想讓家人過上溫飽生活的想法,帶著母親的一句話:“會做的不如會算的”,上東北等地賣繡花樣去了。那年她17歲,家裡有5個妹妹和一個弟弟。全家十口人,任憑母親怎樣算,在那個年代,也只能保證全家人不至於餓肚子。
在小山村中長大的周曉光,高中畢業沒能考上大學,家中條件又不允許她複習再考。周曉光回憶說,當她走了6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義烏火車站,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車,那份興奮竟多於第一次闖世界的茫然。事隔多年後,周曉光坐飛機從地球的這端到那端,猶如家常便飯,但回憶起當年坐火車時的心情,依然激動不已。
憑自己的勇氣和自信,她讓母親借了幾十元當本錢,做起了“跑碼頭”生意。一個女孩子出門自然比男孩子困難得多,擠火車,趕汽車,為了不耽誤時間,經常是白天擺地攤做生意,晚上坐車趕路,就這樣,夕發朝至,走南闖北,6年之間,周曉光竟跑遍了大半個中國。週曉光回憶說,當時,她只拿著一本中國地圖,沿著公路、鐵路往前走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:為了能使家裡人過上好生活。 6年闖世界的結果,週曉光賺了2萬元。
1985年,跑過三江六碼頭的周曉光嫁給了同樣賣繡花樣的東陽人虞雲新。婚後,週曉光對丈夫說想安定下來了。於是,兩人拿出了幾年來所有的積蓄,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裡買下了一個攤位。
在東北賣繡花樣的時候,他們看到東北女子喜歡戴花花綠綠的頭飾,周曉光憑著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樣的愛美天性,就選定了經營飾品。於是,丈夫到廣東進貨,她在義烏練攤。那種生意人的潛質漸漸發揮了出來。幾年下來,他們在義烏最好的住宅小區買下了新房,在市中心朝陽門買下了店鋪。
事實證明,周曉光的眼光很準,沒過多久,朝陽門成為義烏市中心的商業黃金地段。出來闖世界時想要的幾乎都實現了,孩子也出生了,似乎該滿足該停下來歇歇了。但此時的周曉光好強的性格卻絲毫沒有改變。 1995年7月,夫妻倆毅然拿出700萬元投資辦飾品廠,義烏大地上從此有了一個聞名全國的飾品生產基地。周曉光有了自己的實業,有了施展抱負的天地。
圖片來源:Pexels
參考來源:58cyjm